东航启用虹桥高端值机区,精致服务迈上新高度
发电企业除了可以与配电企业签署长期供电协议售电,还可以与适格电力消费者签署短期购电协议售电,以及通过参与WESM售电,多个售电途径为发电企业提供更灵活的市场选择。
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的测算,如果户用补贴总规模为5亿元,按照1000小时测算,若户用电价为7分,全年规模为7GW;电价为8分,全年规模为6GW;户用电价为0.1元,规模为5.5GW。而2020年政策下发时间较早,预期4月30日可以完成竞价上报项目,5月中旬就可以完成竞价工作,将有利于光伏项目的落地实施。
对此,某行业资深人士表示,此次电价下调基本在预期之内,村级扶贫电站属于年度脱贫攻坚最后一年的兜底政策。业内人士认为,此次的《意见稿》对2020年的光伏行业发展是利好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电价下调基本在预期之内与2019年的指导电价相比,Ⅰ/Ⅱ类资源区降低了7分/千瓦时,Ⅲ类资源区降了8分/千瓦时,略低于往年0.1元/千瓦时左右的下降幅度。对比2019年的竞价分析可以发现,2020年指导电价的确定以及降价幅度基本与2019年地面电站的平价电价趋势相一致。因此,国家补贴以及部分省的省补,对于工商业分布式来说,主要是提升了抗风险能力。实际上,关于户用光伏电站的电价一直争议不断。
根据通知,纳入国家财政补贴范围的一、二、三类资源区新增集中式光伏电站指导价分别确定为每千瓦时0.33元(含税,下同)、0.38元、0.47元,工商业分布式上限价格为0.05元/千瓦时,户用电价暂时未定。对于工商业分布式项目,此次征求意见稿将其补贴上限将减至0.05元/kWh,光伏行业人士表示,实际上从去年开始,很多工商业分布式就已经按照无补贴来测算收益率了,他们认为最大的风险不是来自于补贴拖欠,是工商业电价的下调和自发自用电费的拖欠。不过,由于目前对疫情防控进展尚没有明确预期,如果上游晶硅原料、硅棒、硅锭等企业产量不足,同样可能会顺延传导至电池片和组件制造端,对光伏系统产品生产造成影响。
山东航禹太阳能(3.400, 0.04, 1.19%)董事长丁文磊向财联社记者表示,春节后一个月也是传统上的光伏电站安装淡季,目前来看,此次疫情对光伏终端安装量而言,影响似乎微乎其微。根据国家能源局1月30日发布,电力企业应该科学确定复工复产时间节点,及时修订施工作业方案,重新确定合理工期,严禁抢进度、赶工期。复工复产在即据国家卫健委统计,截至2月9日24时,现有确诊病例35982例(其中重症病例6484例),累计死亡908例,累计治愈出院3281例,现有疑似病例23589例。去年前三季度,光伏行业新增装机量仅有15.99GW,同比下滑约54%。
除交通运输业、旅游、酒店住宿等重点行业收到冲击相对严重之外,工业生产在用工、订单、库存、生产、运输等方面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通威太阳能相关负责人表示,企业之所以全面复产是因为员工多是本地居民,春节期间所有高纯晶硅业务并未停工。
据报道,目前不少光伏企业都在2月10日恢复了生产,复工情况较为乐观。复工后企业大门口、车间、宿舍等处均安排了体温检测,厂区内实行严格的通风消毒措施,车间内员工相互接触距离保持一米以上,通过取消面对面早晚会等形式,减少人员的大面积聚集。部分员工无法回到工作地,回城后还需进行两周的自我隔离,复工难成为了光伏制造企业的难题。作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电池企业,通威太阳能成都生产基地拥有4000余名员工,防疫难度高。
2月4日复产的太阳能电池片业务也基本不受影响。此外,与光伏系统密切相关的国家电网也于近期出台了相应的应对措施,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在严峻的防疫压力之下,不少企业面临着安全、生存等多重考验。2月10日,全国多地迎来节后首批复工潮。
光伏巨头企业协鑫集团、隆基股份等则表示,尽管产能会受一些影响,但第一季度是光伏行业的淡季,随着企业的逐渐复工,这种影响将很快被消化。从目前各企业的表现而言,处于第一梯队的光伏制造企业并未因疫情而造成过度的恐慌,部分企业停工对业绩的影响十分有限,但对于一些原本竞争力较弱的小型企业而言,停工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企业的未来发展。
复产后,光伏行业有哪些影响?疫情之下,企业复工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其中最难的还是人员短缺的问题。数据显示,2019年通威太阳能电池总产能达20GW,连续四年居全球太阳能电池企业出货量首位。
预计2020年通威太阳能产能规模有望超过30GW,进一步奠定了其在全球电池片行业的龙头地位。对于此次疫情是否会影响企业的产能,通威太阳能成都基地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受益于自动化等设备的进步及企业的严格防范、员工的大力配合,公司的产能并未受到太大的影响。尽管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却能有力保障员工的安全和企业的稳定运行。此外,光伏制造行业的各个领域影响也有所不同。预计到二月底,大部分一线厂家的开工率将保持在四到八成之间。此外,通威太阳能还改造了车间内的空调系统,确保空气的实时流通等。
通威太阳能复产做了什么?实际上,通威太阳能在2月4日就已全面复产,目前已经平稳运行一周。此前有相关机构预期,受此影响,光伏制造商的开工率爬坡缓慢。
而近日,通威太阳能成都生产基地全面复工的消息登上了央视新闻,成为疫情防控的企业样板。根据江苏省2月9日发布的最新公告,企业在有效落实各项防控要求的基础上,均应予以复工,因此做好防疫工作无疑是企业复工的首要任务。
晶科、东方日升、隆基、天合太阳能等龙头企业均保持了较高的产能利用率。目前,国内重点光伏企业多分布在浙江、江苏一带。
目前,通威太阳能成都生产基地已安全生产一周,其样板式的复工为其他光伏制造企业恢复生产提供了良好的企业借鉴。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减缓疫情对第一季度光伏制造行业带来的冲击。除通威外,2月10日,协鑫、锦浪科技、固德威等光伏企业实现首日复工,光伏企业正积极应对疫情带来的影响。4000余名员工中,共有3290名员工允许返岗,返岗率为80%。
为确保员工在安全的情况下恢复生产,通威太阳能进行了严格的排查和防护措施,主要包括年前对所有员工进行摸查,对返岗员工的路程、人员接触史、健康状况等进行逐一的严格排查。在单晶领域,受物流原材料企业库存等多方因素的影响,单晶硅片或将出现短期的供应短缺状况,价格也将出现一波小幅上涨;太阳能电池片环节目前总体开工率较高,预计此次影响较少,价格基本会出现平稳趋势;受影响最大的是组件环节,国内光伏组件多集中在浙江、江苏一带,总体开工率不高,加上原材料等短缺的问题,将对一季度组件产能造成一定的冲击,预计短期内组件价格有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上涨。
但是总体来说,疫情对光伏制造行业造成的影响有限,随着企业的复工复产,今年的光伏行业将会逐渐迈向正轨。另外,公司还安排专人对员工的宿舍、班车进行消毒,从食、住、行等多角度全方面做好防疫工作
目前,国内重点光伏企业多分布在浙江、江苏一带。尽管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却能有力保障员工的安全和企业的稳定运行。
通威太阳能相关负责人表示,企业之所以全面复产是因为员工多是本地居民,春节期间所有高纯晶硅业务并未停工。除通威外,2月10日,协鑫、锦浪科技、固德威等光伏企业实现首日复工,光伏企业正积极应对疫情带来的影响。但是总体来说,疫情对光伏制造行业造成的影响有限,随着企业的复工复产,今年的光伏行业将会逐渐迈向正轨。数据显示,2019年通威太阳能电池总产能达20GW,连续四年居全球太阳能电池企业出货量首位。
此外,通威太阳能还改造了车间内的空调系统,确保空气的实时流通等。预计2020年通威太阳能产能规模有望超过30GW,进一步奠定了其在全球电池片行业的龙头地位。
部分员工无法回到工作地,回城后还需进行两周的自我隔离,复工难成为了光伏制造企业的难题。2月10日,全国多地迎来节后首批复工潮。
此前有相关机构预期,受此影响,光伏制造商的开工率爬坡缓慢。为确保员工在安全的情况下恢复生产,通威太阳能进行了严格的排查和防护措施,主要包括年前对所有员工进行摸查,对返岗员工的路程、人员接触史、健康状况等进行逐一的严格排查。